- 清空播放记录
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


- 🍬🥣呀:123.232.117.42中国文学文化几十年的变迁史和文化烙印,梁鸿教儿子河南话,所以故乡也叫血地。
- 罗曼蒂克纤维素:210.27.65.132开始不怎么样。看着看着还好。最近每天和老爸守着看。和小白在风行看完了。一边看一边贱
- 张璇.avi:36.59.158.224比较失望。以贾平凹、余华、梁鸿为三个代表口述形式采访,记录50、60、70三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作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过程。三人回忆的内容重点各有不同:贾平凹严肃沉重,余华生动活泼,梁鸿感性泪目。余华相对比较出彩,还贡献了片名。18个章节过于零碎杂散。穿插的朗诵文学作品桥段比较尴尬,开场的马烽的亲朋好友回忆与整片不搭调,显得格格不入。加上各大作家在贾家庄轮流打酱油,前半小时更像为地方政府宣传而为之。好在还是捕捉到一些路人的面孔。科长拍访谈纪录片或许不够好,拍独立纪录片一定行。两星半
- 大爱至悲:121.77.8.117从第一集开始,就已被深深吸引住的片子。当初看纯粹是为了白百何,可是剧中的角色跟以往大相庭径一时让我难以接受,等到彻底理解了,忍不住欣赏赵雯的勇敢和聪明,虽然利用别人攀登事业的高峰,但是这个勇气以及最后的改变你又不得不喜欢上她。栗子姐超级讨人喜欢,可是那个弟弟不喜欢。2012.7.7晚。
- 月半小鱼干:123.233.128.181镜头语言非常贾樟柯,是我一直以来最爱的那款,尤其是视线摇摇晃晃地扫过那些形态各异的普罗大众时,一种清晰的、质朴的美感就奔涌而来了。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想探讨和叙述的东西实在太多,既有华语文学的进程,也有中国乡村的生死,还有关于中国人root cultures和精神质地的叩问,其中单个母题都可以说上几天几夜,塞在一部不到两小时的纪录片里实在太过促狭。四个作家的部分里最爱余华,轻盈、幽默、如鱼得水;最不喜欢贾平凹的部分,陈腐、文绉绉,还有那个奇形怪状的诗人女儿;马烽和梁鸿一个语焉不详一个用力过猛,简而言之是“可以但没必要”。总地来说,看这部电影会让人开始想念赵涛。